期刊信息

刊名: 中国图书馆学报
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
主办:  中国图书馆学会;国家图书馆
周期:  双月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  中文
开本:  16开
ISSN: 1001-8867
CN:   11-2746/G2
邮发代号: 2-408
复合影响因子: 3.657
综合影响因子: 3.238
历史沿革:
现用刊名:中国图书馆学报
曾用刊名:图书馆学通讯;图书馆;
创刊时间:1957

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9—2020)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6)

04 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20年 > 04 >

图书馆信息学的逻辑架构及历史轨迹:基于推理与史实的学科独特性思考

作者:于良芝 樊振佳

关键词: 图书馆学 图书馆信息学 学科基础概念 学科逻辑架构 学科发展史

摘要:

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,人类知识在信息领域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增长和分化,形成了明显的信息相关学科群。面对新兴信息学科的挑战,本世纪的世界图书馆信息学(LIS)界主要采取了淡化自身独特性、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。本文在质疑这一策略的基础上,旨在围绕彰显学科独特性实现三个目的:①梳理图书馆学和LIS共享的基础概念体系;②从上述概念体系出发,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逻辑架构;③从上述逻辑架构出发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到LIS的历史轨迹,反思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和不彻底性。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建立在推理和对史实的思考之上。梳理出了包括数据、意义、知识、信息、文献、社会交流系统、图书馆、信息用户在内的学科基础概念,推导出由信息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相关问题主导的三层次(哲学相关理论、科学理论和技术)学科架构。从LIS的逻辑架构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向LIS的演化轨迹,可以得出若干重要启示,包括:融贯的LIS比传统图书馆学更接近于这一逻辑架构,因而更适合作为统一学科立足于信息学科群;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战略有可能导致LIS更加偏离自身的逻辑架构,甚至有可能导致其解体;而一旦LIS解体,传统图书馆学的独立存在价值也难免受到削弱。与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策略相反,本文认为,通过在新信息环境中凸显自身独特性、重新定义信息有效查询与有效获取的含义,LIS有可能在维护自身统一性的前提下,拓展发展空间,并奠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稳固基石。图5。表1。参考文献56。
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近十年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

Copyright © 中国图书馆学报 版权所有  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69550号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邮编:100081